Search


聽人說話有什麼難的?

我們一定都有這種朋友,一年365天裡、有3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聽人說話有什麼難的?

我們一定都有這種朋友,一年365天裡、有300天都在為愛情哭哭啼啼,他會在各種出乎意料的時間聯繫你,要跟你分享他悽楚悲痛的故事。

在他嘰哩哇啦講了兩個小時之後,你會嘗試給他各種具有建設性的意見,你覺得自已在救苦救難、渡人於無涯苦海。殊不知,幾個月後,他又回來找你,跟你講的故事卻依舊是同樣的模式、同樣的問題。

其實,傾聽有很多種,有些需要像心理醫生一樣見微知著,有些則僅僅是聽聽就貼心。
你有過不確定傾訴者需要哪種傾聽的經歷嗎?看看下列這三種有沒有符合的吧。

① 需要「意見幫助」的傾聽
② 需要「情緒價值」的傾聽
③ 需要「樹洞服務」的傾聽

×

所謂需要「意見幫助」的傾聽,是當事人真心想透過「跟人談談」來找出解決問題的可能之法。
這種時候,他會希望你能夠給他帶來一些客觀看法、建設性意見、或者參考案例,他們多半能站在比較理智的立場來思考自己的問題,並且認清自己需要第三方協助的事實。

很多時候,我們常犯的錯誤,就是誤將需要「情緒價值」的傾訴者、錯當成需要「意見幫助」的傾訴者。
這種錯誤不僅只會讓對方越講越痛苦,連我們自己也會越聽越痛苦。

比如,當那個嘰哩哇啦的朋友問你:「我真的受不了了,不想再這樣下去了。他真的很過分,我不敢相信他居然會這樣對我。我每天都睡不好,我不知道該怎麼辦。」

這種時候,你要是跟他扯一堆情緒釋放、自我提升、失眠治療的大道理,他下一秒一定又鬼打牆回到原本的事情上。
其實,他更想要聽到的回答是:「天哪,你還好嗎?你一定很難受吧,我也不敢相信他會這樣對你......」

傾訴者希望得到的「情緒價值」有百百種,有些情傷的人,就是希望你能夠同情他的悲慘遭遇、認同他正在經歷一場天大的浩劫。

正如同,你走出家門,剛好遇到隔壁鄰居張太太,張太太跟你炫耀說:「我身上這件咕唧,咕唧喔、就那個法國名牌的衣服啦......是我美國的媳婦特別帶回來給我的捏。」

張太太並不想聽你指正她Gucci其實不是法國品牌而是義大利品牌,也並不需要你跟她談論高級時尚,你只需要跟她說:「哇,妳媳婦很孝順捏,穿在妳身上真好看。」(要是穿在她身上其實也不是特別好看的話,你可以說:「哇,妳媳婦很孝順捏,妳怎麼那麼有福氣啦。」)

成為一個提供「情緒價值」傾聽者,並不是在告訴我們要「見人說人話、見鬼說鬼話」,而是教我們以同理心待人。

其實,有一種人比鬼打牆的傾訴者更讓人厭煩,那就是不管人家說什麼、一心只想講自己的事的人。
如果一場對話裡,兩個人都只想做傾訴者,結局就會像同性相斥的磁鐵一樣,你用蠻力也沒法讓他倆走到一塊。

最後要說的,是需要「樹洞服務」的傾訴者。
這種人最簡單,他不太需要你提供外部意見、因為他心裡早就有譜,他也不需要什麼情緒價值、因為他本身足夠強大。

但,他還是想找人講講這件事,為什麼呢?有可能,通過口述過程,他可以發現新的切入點、或者看出以前從未察覺的邏輯漏洞;有可能,他就是覺得憋在心裡不是辦法,需要找個事不相干的人講一講;也有可能,他把你當成生命中重要的人,覺得你應該要知曉這些事情。

遇到這種人,你只需要認真地看著他的雙眼、聚精會神、時不時點點頭,好好聽他把話講完,並表示很開心他跟你說這些事,就結束了。

《聽人說話很難嗎?》
SKIMMY UNLIMITED / 2018.06.13

圖片作品 繪師 Darkdamage
(原站連結: https://goo.gl/NoQcuW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熱愛創作與琢磨兩性心理的小戲精, 把三樣特質結合起來之後, 這個頻道?
View all posts